107年體育教材教法 教師甄試考題解題筆記
體育 Physical Education
名詞解釋:
體育是為了增進人體完美的發展,而寓教育於身體運動的歷程,通常藉由具有社會形態的團體組織來實施,因此可說體育就是教育,體育是教育的一環。體育現象成立的條件,除了生活需求的滿足、閒暇時間的獲得等外在條件之外,尚包括運動意識的產生、身體活動的目的化(教育的目的)等內在條件的配合。
「體育」一詞,最早出現於歐洲國家,十八世紀六○年代法國出現「教育生理」(education physique)一詞。一八六三年英國馬克拉倫(A. Maclaren)創先使用「體育」一詞,意謂造化人類的教育概念。
時至近代,則出現類似的用詞,
- 身體運動(physical movement)
- 身體鍛練(physical exercise)
- 生理文化(physical culture)
- 身體訓練(physical training)等詞。
詞雖不同,但均含類似之概念,即透過身體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。但隨著社會的變遷與體育專業本身的發展,體育概念的用語,已逐漸的轉變。根據培利斯(Stanley Brassie)於一九八○年代末期的調查,發現全美各大學之體育學系,有改變學系名稱之趨勢,傳統的體育學系名稱,逐漸的被運動科學(Sport Science)等名稱所取代,顯見體育的內涵有隨著時代而變遷的可能。
在中國,「體育」概念一詞之演變沿革,最早有「體操」科目(1902,〔欽定蒙學堂章程〕)之稱呼,與「保育」概念與「遊戲」科目之稱呼(1903,〔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〕)。民國十一年教育部頒布新學制,體操一科改稱體育,一直沿用至今。
身體活動被賦予教育意義,作為培育公民之方式,在各國歷史中不乏例子。在中國古代歷史中,根據記載,身體教育出現在學校的事實,早自夏商周時代。在夏商時期,學校是學習射箭的地方(〔孟子‧滕文公上〕:序者,射也)。周朝人亦重射(〔禮記‧內則〕:十又三年,學樂頌詩舞勺;成童,舞象學射御)。在西周的國學中,其小學以包括禮(舞蹈)、射(射箭)、御(駕車)在內的人藝為教學內容;不同的年齡學習不同的舞蹈,未滿二十歲者學習小舞,年滿二十歲者學習大舞;在大學中,春夏教干戈,秋冬教舞蹈。在近代中國歷史中,也已有學校體育的例子,清光緒二十九年(1903)〔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〕中規定保育教導之重要。光緒三十一年〔湖南蒙養院教課說略〕中規定「體操以體力發見精神,充貫血氣強身之本」、「遊戲,保姆領袖之,或在課堂,或在室外,以有趣之動作寓自然之規則,蓋活潑其生趣而又暗調和其性情也」,其後亦曾頒布多項法令,規定學校體育之應有措施。
左西方國家歷史中,身體教育出現在學校的事實,最早在古希臘斯巴達與雅典之教育中,孩童七歲開始接受學校教育,教育內容之一即屬身體的訓練。及至文藝復興時期,新宗教派領袖馬丁‧路德(Martin Luther)復將身體的教育列於學校教育中。隨後許多歐洲學者、教育家或體育家,或為文鼓吹學校應注重身體教育課程或本身實踐體育教學的工作,奠定體育課程在西方學校教育中的基礎,
這些人物包括:
十七世紀的
- 德國康門紐斯(J.A. Comenius)
- 英國的密爾頓(J. Milton)
- 洛克(J. Locke)
十八世紀的
- 盧梭(Jean Jacques Rousseau)
- 巴斯道(Jahann Basedow)
- 沙爾曼(Christian Gattlish Salzimaun)
- 裴斯泰洛齊(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)
- 顧茲姆斯(Johaun Friedrich Gutsmuths)
- 韋茲(G.U.A. Vieth)
教學光譜由時間做區分為三個階段 課前、課中以及課後
教學光譜共有11種教學模式,如下
理解式球類教學法(TGFU)的特色
(A)樂趣化教學
(B)修改比賽規則
(C)強調熟練的基本動作
(D)透過比賽建構所需的相關知識
意象改善運動表現程度
『意象訓練』促進運動學習或表現的理論----)符號學習理論
意象訓練能有以下功用:
(1)認知專門:針對特定的動作進行修正(例:游泳蛙式踢腿)與特定技巧練習(例:新學習/練習排球攻擊腳步)
(2)認知一般:對於自己運動中的比賽策略進行練習與加強,例如:在腦中練習籃球比賽中的戰術(舉例:例如1號戰術或是任何你的隊伍的暗號戰術)。此練習能讓自己對戰術更熟悉,或是增加對某情節發生的反應能力。
(3)激勵專門:激勵自己往自己的目標前進,激勵自己努力往前。
(4)激勵一般-掌控/正向經驗:增加信心、變得更堅強、專注。
(5)激勵一般-激發程度:控制情緒、壓力等反應在最適合自己比賽的最佳狀態(對某些運動項目或是運動員來說興奮是好的,對於某些運動項目或是運動員來說放鬆是好的)。
在訓練時,教練常要求選手用心感受完整的動作技 術或競賽流程,也要選手體驗真實的模擬練習,並非配合身體練習來使用意象,才有效果
相對低回饋頻率的學習效果優於100%的高回饋頻率。下列何者是降低回饋頻率的方式
(A)寬帶(bandwidth)回饋 + (B)平均(average)回饋 + (C)25%的相對回饋頻率
留言列表